六月,屬於稻穗成熟的季節
搖曳,屬於金黃稻桿的律動
微醺,屬於黃金稻路的感動
蕩漾,屬於塘上野鴨的悠閒
紫韻,屬於布袋蓮花的旋律
昂首,屬於黃頭白鷺的自信
亮麗,屬於寒溪吊橋的醒目
絢爛,屬於穗花棋盤的奔放
悠閒,屬於冬山河畔的意象
今天,屬於蘭陽平原的恬適
我在,三奇稻間美徑的顏色
蘭陽平原的優閒在眾多車友間不斷的流傳著,偶然間發現寒溪這個不甚知名的地方,興起了一遊的念頭,於是在蘭陽平原最迷人的季節邀集眾多好友一同前往
水火同源的景象除了關子嶺以外較少人知道的宜蘭武淵也有一個,今天的行程一開始就讓夥伴感到訝異,連在附近工作幾十年的伙伴也不知道這地方有個這樣的奇觀
武淵地區有許多湧泉,這些泉水的溫度常年維持在29度卻從來不知道原因,民國10年武淵國小興建時,有位施工的工人將菸蒂往池水中丟去後發出一聲巨響,此時才發現這裡的湧泉蘊含著大量的天然氣,附近的居民用土法收集這些天然氣引回家中使用,煮飯燒水都夠用了
這地方本來是私人土地,興建高速公路時被徵收,高速公路完工後曾經荒廢,後來在興建側車道時才又重新被發掘,熱心民眾用石頭堆成泡腳石,高工局擔心安全問題在107年整理成泡腳池後對外開放,並在池中設置”火出水中”的設施讓火源源不絕
因為這裡的位置較偏僻腹地也較小,相對知道的人也少,因為腹地較小所以假日的人潮即使不多也足以讓這地方熱鬧無比
泡腳池的周邊鋪上人工草皮,整理的舒適程度實在讓人流連忘返
繞過高速公路橋下沿著鄉間小路來到蘭陽平原6月最美的景色
蘭陽平原的黃金道路只在六月出現,最美的景色就出現在三奇,數年前搭著池上伯朗大道的名氣將這裡取名為三奇伯朗大道,但是這裡的美非常有特色,所以正名為"稻間美徑”景色完全不遜於伯朗大道
這回我們來晚了幾天,部分稻田已經收割,稻梗紮成的草束整整齊齊的排放在已經收割的田地上也別有一番風情
於是夥伴們也忍不住玩心大起
在金黃色的土地上擺出一個個像稻草人的模樣
玩夠了金黃色大地後繼續騎在黃金稻路上
彎進五十二甲溼地時同伴都發出驚嘆的歡呼,彷彿看間煙火般的興高采烈
沒錯,就是看見夏夜煙火-穗花棋盤腳
五十二甲溼地是穗花棋盤腳重要的復育基地,晚上開花天亮就謝了,燦爛的像是夜空中的煙火,沒想到我們這個時間還能欣賞到這美麗的景象
繽紛的落花讓夥伴高興地留下專屬今天的印記
蘭陽平原的悠閒意象不斷展現在五十二甲溼地上
紫色的布袋蓮花肆意綻放,讓塘上野鴨巡遊其中,黃頭鷺的穿梭更增添幾分優雅的景緻
一路延續到冬山河的自行車道上都是這樣的恬適
就這麼走在優閒的河道邊,繞過大港口接上蘭陽溪再轉入羅東溪
穿過歪仔歪橋下時,這個特別的地名引起大家的好奇,當時取這個名字據說是形容溪水的聲音
用閩南語發音的歪仔歪就像水流過此處時的聲音
至於冬山河則是因為載運上游冬瓜山生產的冬瓜到平地而得名
既然來到羅東溪就一定得到羅東運動公園走走,這也是宜蘭的地標
廣大的園區處處都能感受到林意怏然的舒適
為了到安農溪分洪堰感受茵茵綠草我們穿過北成橋接上安農溪
這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專屬於宜蘭印記的河岸草地,綿延不絕的綠地毯就這麼青青的滿鋪在河岸
電火溪,這是安農溪的別稱
從蘭陽發電廠排放出來的水流在這裡用分洪堰導流為兩條,分別流入羅東.三星及五結做為農田的灌溉使用,然後再匯入羅東溪,走在分洪堰上明顯的感受水流的壯觀,溪水就這麼在腳下一分為二
這裡的壯觀跟悠閒不衝突的融合,讓大夥駐足停留不願離開
此時,為了享受今天的美食我們離開了夢幻般美麗的河濱綠草轉進稻間小路
或許是單車行進的速度干擾了正在育雛的鳥,這段路上遭遇了2次鳥襲,只見鳥兒在頭頂上盤桓,隨後就感受到安全帽被啄擊
回到羅東溪畔,我們要沿著羅東溪上行到寒溪
行前跟夥伴提醒今天的行程有300公尺的爬升,大家都覺得驚訝,蘭陽平原上怎會有如此的爬升高度
這段路看起來不像爬坡山路,不過緩坡的累積也確實到了300公尺的爬升,只是坡度太平均也太緩和,騎在路上不停的有人懷疑真的在爬坡嗎?直到回程時發現一整路都不需踩踏才知道現在真的在爬坡
六月底的中午時分,蘭陽平原太陽是相當可怕的,在無遮蔭的情況下碼表溫度居然顯示為43度,又是緩坡向上,難怪午餐前的這段路大家都騎得相當辛苦
接近寒溪時遠遠的就看見屬於泰雅圖騰的寒溪吊橋顯目的橫跨在溪床上
寒溪原名為寒死人溪,可見這裡的溪水溫度偏低
此處獨特的天氣狀況相當有趣,雖然今天的行程一路上天氣都相當穩定,來到這裡時卻見烏雲開始密集,大夥也都餓了就不停留,先往餐廳移動
幾度咖啡莊園的園區擺設相當漂亮,看得出店家精心的經營
就連餐食的擺盤也都很精緻,在這樣的深山內還能有這樣的午餐實在難得
特別推薦這裡的披薩,味道還真是不錯
就在吃飯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不過這不影響大家用餐的心情,反而有理由躲開這炙熱的宜蘭驕陽
這雨看起來不想停歇,不斷的雨絲忽大忽小的飄著,飄到大家都休息夠了還沒停歇的跡象
就在時間漸晚時大家穿起了雨衣準備往回程出發,才騎數百公尺回到寒溪橋時居然沒雨了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多雨的寒溪,雨只下在寒溪
雨停了自然得好好欣賞這座美麗的吊橋,雨衣都穿不住了
說也奇怪,離開寒溪後一直到行程結束的這段路程居然又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
雨真的就只下在幾百公尺範圍內的寒溪